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街头篮球

中国街球走到转折点

时间:2009-11-13 12:28:06 来源:互联网 作者:佚名
本文关键字提示:中国街球,街头篮球,转折点
“回到东单”必成经典


2005年的一个晚上,吴悠和张易在路边百无聊赖地闲逛,和所有年轻人一样,哥儿俩也在畅想着未来,他们梦想着有那么一天,在北京的篮球圣地东单,举办一场像纽约洛克公园那样的街球比赛,比赛一定要在夜晚的灯光球场进行,四周要挤满激动得大呼小叫的球迷,现场要有DJ在劲爆的音乐声中不断鼓动气氛,比赛要精彩,要汇集北京乃至全国的街球好手,要打出高水平的街球比赛。

  四年后的一个深夜,东单篮球场终于恢复了平静,吴悠和他的CL街球战队的伙伴们聚集在簋街吃饭,所有人都无法克制激动,他们刚刚经历了一个梦幻般的夜晚,四年前做梦一样幻想的那些画面,竟然真的实现了。

  刚刚过去的7月18日的这个夜晚,将成为中国街球历史上的标志而被记录下来,因为从这之后,中国街球明确了方向,或者说,经历了懵懂和波折之后,“中国街球第一人”吴悠知道了自己和伙伴们的未来应该向何处去。

  7月18日那一晚将会在网络上被球迷流传成经典。

  事前并没有大规模的宣传,但在各个街球网站上,“回到东单”的活动预报已经被转贴得沸沸扬扬,甚至有外地的球迷询问:“我想当天坐飞机赶过去看,现场要不要门票?”

  如果你在网络上看一看美国街球圣地纽约洛克公园的视频,那么当晚在东单的人会告诉你,那一晚的场面已经很像洛克公园,气氛同样狂热、自由、无拘无束,比赛也打出了国内街球的顶级水平。一位在东单球场打过很多年球的老哥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,有点颤抖地说:“当初我以为,在中国要出现类似洛克公园这样的篮球场景,至少还得等上几十年的时间。”

  人物

  “街球王”看到希望

  当初,吴悠称自己是中国街球的“传教士”,而他也的确做到了“中国街球第一人”的程度。但是现在对吴悠来说,单单是“传教”已经不够了。

  ■生活拮据也要扛着

  2007年,吴悠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,身边的人都忙着找工作,但他不想放弃篮球。“那时候压力真是很大,每天回家都会被家长说,他们问我的,我都回答不了。”吴悠说,“父母想让我找个稳定的工作,他们问我打街球有三险一金吗?做那些活动能挣到钱吗?我只能说会有的,现在是开始嘛,以后会有的……”

  “要是换成别人,也许早就被压垮了,也就是我特别抗压,特别执著,从小性格就特别倔。”吴悠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那么风光,为了打球他这些年的确遭受了不少坎坷。“你能想象吗,我最惨的时候兜里只有三角钱,骑着辆24的车,后座夹着个篮球,人家冲我开玩笑说‘你不是中国街球王吗,怎么打球连瓶水都买不起?’很多人以为我签了赞助商、拍了广告、参加商业表演,应该挺有钱,其实根本不是他们想的那样,在经济上我一直都挺难的。”

  吴悠的确执著得可怕,他的队友大部分都有工作,然后挤出业余时间来打球,只有他这个队长全身心地投入在篮球里面。他没有固定收入,时常生活拮据,平时联系他的人不时可以听到“您所拨打的号码欠费停机”的提示音。

  ■梦想实现依旧苦涩

  重压之下,吴悠被逼得开始思考出路,他从2007年开始策划CL战队的OPEN RUN(公开表演)活动,参考美国街球的模式,把选拔新人和表演赛结合起来,中间穿插扣篮比赛、一对一单挑等项目,当然还有啦啦队、街舞表演等内容。

  2008年6月21日,活动终于在农大举行,没有赞助支持、没有公司操作,一切都是吴悠和他的伙伴们自己来,活动经费是大伙儿自掏腰包凑的。“整场活动做完,我们好多队员都哭了,感觉自己心里的一个梦想终于实现了,这么多年的坚持没有白费。”他说,“那次我真的是背水一战,心想再给自己一个机会,行就坚持下去,不行就算了。”

  看到成功的方向,吴悠在此后投入了更大的精力,也因此要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问题。“比如找商家谈赞助,很多时候真的是只有一个电话号码,硬着头皮跟人家谈,介绍我们的活动,请人家支持。其实我很不喜欢做这些事,但是被逼到那个份儿上,真没办法。”即使如此,也很少有商家愿意赞助,吴悠说,“最常见的情况是,对方说很感兴趣,但想让我们自己先做着,如果效果好,他们再掏钱。”

  ■希望之火重新点燃

  在长期缺少支持的情况下,吴悠他们做得不错,他的小团队已经有了基本的分工,有人负责网站维护、有人制作视频图像、有人负责媒体宣传,而吴悠什么都要涉及,一到活动前期,他就不得不过得很崩溃,千头万绪的事情一起涌来,自己还得坚持训练保证状态,“活动结束的第二天,整个人好像死过去一样”。

  终于,今年7月18日的“回到东单”有了耐克的全程赞助,吴悠和同伴们的想法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,现场架设了营造舞台效果的灯光,安排了多台摄像机拍摄,撑起了大幅投影,还有网站在现场做直播。除此之外,吴悠还和爵士说唱歌手“小老虎”一同录制了一首关于街球的歌曲,名字就叫《回到东单》,这首讲述篮球、理想和坚持的歌传达了一种属于中国、属于北京的街球精神。

  可以说,“回到东单”让吴悠和他的伙伴们站到了中国街球发展的临界点上,一边是纯凭兴趣和热情、自生自灭式的街头篮球,一边是实现中国街球走向正规化、体系化的希望。

  未来

  中国街球急需发展平台

  在此之前,吴悠,这个在国内最早玩街球并玩出名气的人,最受关注的消息就是进入八一青年队训练。现在的吴悠仍然没有放弃进入职业篮球的努力,但他有了更具意义的计划:建立一个发展街球运动的体系和平台,让优秀的选手能够以街球作为职业。

  “接下去我们想做一个全国的巡演,还要组织相关的训练营,我还希望建立一个正规的街球联赛。”吴悠说,“我想搭建一个街球的平台,让优秀的选手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,而不是长久地处于目前这种自生自灭的状况。”

  事实证明,中国街球运动发展到现在的确到了转折的关键时期,个别像吴悠一样的顶尖街球选手已经意识到,简单的“商业表演”不能让中国街球发展,建立一个街球发展平台是必然需求。这是和职业篮球完全不同的领域,具有高度娱乐性和观赏性,它不仅是体育,更是创意文化产业,背后隐藏着极大的商业价值。而吴悠以他的实力、经验、号召力和对街球的热情,的确是带头搭建这个平台的最适合人选。

  对比

  美国街球打造无数传奇

  在吴悠和CL战队完成“回到东单”的表演四天之后,成立于1926年的哈林篮球队来到了北京,今年11月底12月初,他们将在包括北京、上海在内的中国5个城市进行7场表演赛。这支被称为“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篮球队”在83年的组队历史上已经访问过120个国家和地区,累计约1.3亿观众现场观看过他们的表演。

  除了哈林篮球队之外,在美国,众多街头篮球战队共同构成了一个体系,并形成了独立的领域,与传统的职业篮球分庭抗礼。顶尖的街头篮球明星和街头篮球战队拥有着不逊于NBA球星、球队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,在街球圣地纽约洛克公园,众多顶级街球选手被全世界的街球迷们奉为偶像,每年的街球联赛从6月中旬持续到8月中旬,精彩表演不断,甚至吸引了众多NBA顶级球星参赛,张伯伦、贾巴尔、J博士等人当年常到那里打球,而奥尼尔、马布里、艾弗森、科比等顶级球星也都是洛克公园的常客。
看完文章了有什么感想?进入篮球论坛讨论吧! 责任编辑:篮球部落-NBA新闻中心

上一篇:街球技巧之:怎么练习转球
下一篇:下面没有链接了
篮球部落[争取做最好的篮球站]

篮球部落调研中心

你如何看待艾弗森回归76人?
 没什么感觉!
 对艾弗森来说是最好的归宿!
 76人这次赚大了!
 艾弗森没有选择!
 76人前途难测了!
 这个问题说不准啊!